图片全国股票配资公司
图 43- 飞行的关键阶段。所有救援人员都应意识到在救援过程中发生缠绕的可能性。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 YOSAR 人员从皇家拱门进行短途救援。NPS 照片。
图片
裸露地形中的担架转移(类似于绞车程序)
在裸露的技术地形中进行短途救援会增加复杂性(图 45)。当担架被放置在危险的裸露地形时,需要用专门的安全绳将担架拴在锚系统上,直到直升机实际进行救援。转移到短途作业绳索上时,需要进行良好的协调和准确的简报。当短途绳索的末端到达地面救援人员手中时,指定的一名队员应实际控制短途绳索,并将其放置在距离鲍曼袋连接点几英寸的地方。在得到指示后,快速转移鲍曼袋。图片
图 45- YOSAR 艾尔卡皮坦(El Capitan)短途救援。两名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救援人员准备进入艾尔卡皮坦上暴露的技术地形。国家公园管理局照片,Dov Bock 拍摄。
鲍曼袋连接点从安全绳到短途绳索,在此期间,鲍曼袋将与安全绳瞬间断开,但飞机不会直接拴在地面上。在提升的初始阶段,有更先进的系绳技术来管理完全悬空的担架,从而将重量平稳地转移到短途绳索上,这些技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更可取的方案是将担架移至岩架或露头,在那里,全部重量由岩石而不是绳索系统支撑。此外,在提升撤离过程中,担架裸露的下坡一侧不得有人员和索具,并视为禁区。在提升过程中,走到担架的下坡一侧会将救援人员置于危险之中,并有可能发生缠绕。短途作业应急程序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抛下直升机下方的人员是不切实际的策略。坠机事件发生的速度往往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观察员很可能根本来不及反应。在飞行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短途人员的最佳生存方式是在飞行员尝试紧急着陆时,让悬挂人员与绳索保持连接。救援人员应事先训练使用跳伞着陆 (PLF) 技术,作为消散硬撞击能量的一种手段。在任务简报中,必须公开讨论这种危险以及所有团队成员计划采取的行动。参与短途飞行的每个人都必须了解飞行中的紧急情况是会瞬间发生的。直升机短途救援的重要注意事项包括在救援行动中临时采用直升机短途救援非常危险。当救援机构在没有预先计划或事先培训的情况下试图临时进行短途救援时,事故和险情时有发生。
直升机短途救援要求飞行员熟练掌握垂直参考和精确定位飞行操作技能。
短途救援人员在向前飞行时的暴露时间比直升机索降时更长。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时间,短途飞行应尽可能缩短飞行距离。
直升机短途飞行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悬停时间通常比直升机索降或静态绞车救援作业时间短。
除了使用标准手势信号外,可靠清晰的无线电通信也至关重要(图 46)。
载荷产生的阴影为飞行员和观察员确定短途载荷距离地面的高度提供了参考。
与直升机索降相比,短途技术更容易保持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因为短途技术需要的救援人员操作更少。但是,对飞行员精确定位的熟练程度要求更高,在短途技术中也更为重要。
在救援组织中,短途绳索最常见的是单线配置。多线配置会在绳索松弛时增加缠绕风险。
建议在飞机上和绳索末端的所有连接点使用自动锁定安全扣,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飞行中的振动意外解开安全扣。
为短途飞行选择救援背带时,应评估救援人员在背包满载的情况下将如何飞行(图 47)。最好的选择是不需要救援人员抓住绳索就能保持直立的配置。具体做法是使用带有胸骨连接点的全身安全带,或带有可快速连接到短途绳索的预配置带(如菊绳)的座椅和胸部安全带。不使用时,这些连接带如果悬挂在安全带上,可能会造成缠绕危险。不使用连接带时,应立即固定松脱的末端。
所有人员都应随身携带小刀或剪刀,以便在发生绳索缠绕时随时使用。
美国联邦航空局规定,在 IFR 条件下,禁止将人员作为外部负载的一部分运载(14 CFR-Part 133.33[f])。图片
图 46- 短途手势信号。大峡谷国家公园 SAR 提供。图片
图 47- 德纳利短途作业训练。一名救援人员在德纳利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进行短途作业训练,其装备精良,以应对高海拔救援行动的极端条件。图片版权归 Menno Boermans 所有。
救援人员全身(从头到脚)安全检查单(有人外挂载重[HEC]技术)头盔 - 正确佩戴,下巴系带系紧。
护目镜 - 固定好。
防火服 - 领口竖起,飞行服拉链拉上,脖子上的宽松物品塞好。
无线电 - 可使用,频率选择正确。
手套 - 戴上。
袖子 - 放下并套在手套上。
安全带 - 佩戴正确,带扣正确,无扭曲,松脱的带子固定好。交叉检查穿插扣。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固定在安全带上,锁扣是否有效。
刀 - 易于取用并固定。
鞋类 - 经航空生命支持设备(ALSE)认证
靴子顶部遮盖 - 如果乘坐飞机,裤子或飞行服可在坐姿时提供遮盖。直升机短途作业检查单(任务前)货物 - 去除非必需品。固定好其他设备。
机舱 - 为短途飞行任务而配置(例如:拆除舱门等)
锚 - 锚点和释放系统已安装、测试并牢固。
短途绳索 - 正确连接到主锚和备用锚。
观察员连接 - 系绳牢固。
安全带 - 系牢并可正常使用。
无线电 - 可使用(已进行无线电检查),频率选择正确。
对讲机 - 正常工作。(不建议使用 “热麦克风”,因为其他空中交通或地面人员会试图进行无线电联系。)直升机救援设备直升机救援袋直升机救援袋(heli-rescue bag)是专为空中运送病人而设计的,其空气动力学性能已被证明优于单独的硬质篮式担架。直升机救援袋起源于欧洲,是一种非刚性吊床式担架,通常由 Cordura™ 材料制成,并带有悬挂带,能够与上部的单个连接点相连(图 48)。将救援对象彻底包装在直升机救援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其免受旋翼洗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但需要某种脊柱固定装置(如背板或真空床垫)来提供救援袋的刚性。直升机救援袋在飞行中的稳定性使其成为直升机吊运或陆地搜救短途救援中运送病人的最佳选择。担架员可以连接在主连接点上,悬挂在担架旁边(图 49)。图片
图 48- 鲍曼袋担架。图片版权归 CMC 救援公司所有。
图片
图 49- 担架员与鲍曼袋一起连接在主连接点上。NPS照片。许多美国机构使用加拿大生产的“鲍曼袋”。据梅维斯·鲍曼(Mavis Bauman)称,20 世纪 70 年代末加拿大公园管理局的彼得·富尔曼(Peter Fuhrmann)希望获得比当时该局使用的欧洲棉质“珍妮袋 ”更好的产品,经过双方密切合作,最终鲍曼的缝纫公司 Rainy Day Equipment Ltd.于 1980 年 1 月向班夫国家公园出售了“鲍曼袋”(注54)。在欧洲,Kong(意大利)、Tyromont(奥地利)和 RedVac(奥地利)也在商业化生产直升机救援袋。所有直升机救援袋的发展都源于瑞士空中救援队的弗里茨·布勒(Fritz Buhler) 于 1966 年开发的 “救生救援网”。布勒设计的这种轻型水平病人运送网非常小巧,可以放在救援人员的口袋里。如今,REGA(Rettungsflugwacht - Garde Aérienne)(又名瑞士空中救援队)仍在积极使用这种轻型水平开放式救生网作为运送病人的设备之一。可折叠救援篮标准的可折叠救援篮(图 50)也称为麦考利(McCauley)篮,主要用于在绞车救援过程中一次提升一名幸存者。还有一种更大的商用型号,可以运送多人。一旦将救援篮降至被救者身边,意识清醒、行动自如的被救者就可轻松使用,无需救援人员的直接协助。美国海岸警卫队和美国海军使用的这种篮子在框架上安装了浮筒,总重量为 39 磅(17.6 千克)。在展开之前,先将折叠式救生篮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将上部框架向上抬起,然后将可折叠救生篮的四个内部支撑架移到锁定位置,这样就能保持救生篮展开时的形状。支撑托架通过托架锁定装置锁定到位(图 51),在没有连接直升机吊钩时可防止托架向下掉落。直升机吊钩连接到救援篮的吊耳上。进入救援篮的人员要背靠救援篮的两端。当救援人员可以提供装载协助时,他们应指示被救者将身体的所有部位放在救援篮内,在直升机机组长发出指示之前不要试图离开救援篮。当救援篮被吊到飞机上时,机组长应同时将救援篮拉入机舱,并同步、缓慢地放出绞车钢缆,直到救援篮处于机舱内的安全位置,最后再安全地卸下被救者。图片
图 50- 可折叠救援篮。折叠状态(图片上部)用于存放,展开状态(图片下部)用于部署。图片版权归Lifesaving Systems Corp.所有。
图片
图 51- 支撑托架锁定装置。必须在可折叠救生篮上正确啮合,以保持托架和吊耳正确对齐。图片版权归Lifesaving Systems Corp.所有。
救援网(比利-普 [Billy Pugh] 网)救援网(Billy Pugh 网,型号 872-SF)是美国海军使用的标准救援设备。它带有浮圈,可在海洋环境中用于应对涉及多名救援对象的情况。救援网(图 52 和 53)最多可容纳两名被救者,或一名被救者和一名游泳救生员。夜间可将化学荧光棒连接到救援网上。救援网重量较轻,在吊下水时可能会因风力或旋翼洗流而变得不稳定。人员在救援网中的座位没有固定,其设计会导致被救者的体重向救援网后部倾斜(图 54)。在没有救援人员协助的情况下,被救者很难进入网内,因为网的设计是可以折叠的,位置不当的人很容易从网中跌落。海军在绞车救援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将救援网带进飞机舱门,救援网底部用 “V ”形带固定在锚点上。让被救者离开网之前,必须先将网固定好,因为当被救者离开救援网时,网可能会向外摆动并远离直升机,从而危及离开的被救者和仍在救援网内的任何人员(注55)。重量 20 磅(9 千克), 打开尺寸高 54 英寸(1.3 米)x 宽 50 英寸(1.2 米)x 长 35 英寸(0.8 米)。图片
图 52- 展开救援网。救援网已准备就绪,可将锁定套管滑到肋骨支撑上,以保持救援网的整体形状。插图由美国海军提供。
图片
图 53- 救援网。Billy Pugh 872-SF 型。图片版权归 Life Support International 所有。
图片
图 54- 使用救援网进行冰上救援。在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消防和救援服务部水上救援队进行的冰上救援训练中,美国公园警察贝尔 412 直升机使用救援网进行绞车救援。公园警察 David Schlosser 中尉拍摄。
医疗后送担架美国海军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使用的这种担架外形狭窄(图 55),适用于从狭窄区域(如船只内部空间)进行营救。该担架有一套浮力组件系统,可在海上救援过程中为被包裹者提供更多保护。它由管状不锈钢框架和可分离的滑橇构成。滑动联轴器用于将两半担架固定在一起。医疗后送担架可以垂直或水平吊起,它配有两个担架背带,用于地面携带。担架重 32 磅(14.5 公斤)。图片
图 55- 医疗后送担架。图中显示的是部署时的配置,(右图)显示的是在储物袋中的收纳情况。图片版权归Lifesaving Systems Corp.所有。
救援座椅或森林穿透器(丛林穿透器)救援座椅或森林穿透器(图 56)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约 1966 年)开发的,用于取代当时使用的马项圈式提升装置(从直升机上部署时无法穿透植被冠层)。该装置最多可容纳三名坐着的人员,但两名人员更为实用。它的顶部通过一个环连接到直升机吊钩上。救援座椅长 34 英寸(0.8 米),折叠时直径 7 英寸(17 厘米),展开时直径 26 英寸(0.6 米),重 23 磅(10.4 千克)。它的额定承重为 600 磅(272 千克)。图片
图 56- 救援座椅(森林穿透器)。图片版权归Kaman Aerospace所有。该装置为亮黄色,能见度高。每个座椅长约 12 英寸(30 厘米),在缩回位置有弹簧加载。每个座椅下方都有一个弹簧固定闩,可将座椅固定在伸出位置(图 57)。要从伸出位置松开座椅,向下按座椅并向下拉锁闩,然后座椅将弹回缩回位置。有三条织带安全带可用于固定被救者。安全带的末端是标有 “拉紧(TIGHTEN)”字样的黄色织带。标有 “拉出(PULL OUT) ”字样的黄色织带标签缝在安全带上,并从三个收纳口之一伸出。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被救者采取坐姿,每条腿下放一个“桨片”,这样他们就坐在两个“桨片”上。图片
图 57- 救援座椅(森林穿透器)。图中(左)为折叠后投放,(右)为打开后升起撤离人员。图片版权归Kaman Aerospace所有。
为了安全起见,在没有救援人员帮助的情况下,不得将救援座椅用于平民对象。在使用中特别重要的是,提升之前,绞车钢缆不得以任何方式缠绕;在到达飞机门口时,不应从后部抓住坐着的被救者,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从救援座椅上滑落。当被救者在机舱门口,面朝飞机时,直升机机组人员应该用一只手搂住被救者的腰部和救援座椅,引导他们向后进入机舱。一次只能吊起一名被救者,或一名被救者在一名救援人员的陪同下吊起,因为一名机组长很难单独将两名被救者拉入飞机。救援座椅适用于海洋和陆地环境,但不适合在技术性暴露地形(如悬崖救援)中使用。在水上救援时也应谨慎使用,而且也不适合在湍急的水流环境中使用。救生系统公司(Lifesaving Systems Corporation)生产了一种传统救援座椅的轻型版本(图 58),重量为 18 磅(8 千克),额定断裂强度为 3,750 磅(1,701 千克)。LSC 救援座椅以军用森林穿透器为原型,配有两个可折叠座椅。每个折叠座椅的浮圈两侧都配有安全带。该设备已被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批准使用。图片
图 58- 救援座椅(轻型版)。图片版权归Lifesaving Systems Corporation所有。
辅绳/牵引绳海军使用的牵引绳是从一个预装好的卷袋中展开的(图 59)。牵引绳的末端有一个用细绳编成的薄弱环节,用弹簧钩固定在吊钩组件的设备环上。从直升机上用手展开牵引绳,牵引绳挂有一个重物,如果需要,地面人员可以戴上手套。图片
图 59- 牵引绳的展开。从标准卷轴式牵引绳袋部署配置。美国海军插图。
(未完待续)注54 鲍曼,梅维斯,Rainy Day Equipment Ltd。
注55 美国海军 SAR 手册 3-50.1全国股票配资公司,第 1.4.4.3 节。
来源:Helicopter Rescue Techniques - Civilian Public Safety and Military Helicopter Rescue Operations(First edition,October 2013), by Ken Phillips, Branch Chief of Search and Rescue, 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 略有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盈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