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深圳报道全国股票配资公司
随着受理数量飙升,北交所或将形成新的 IPO "堰塞湖"。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7 日(下同),A 股 IPO 市场合计有 305 家公司在审,其中,北交所在审企业合计 183 家,占比为六成。
今年以来,北交所 IPO 受理数量飙升,其中,仅 2025 年 6 月,北交所就一口气受理了 97 家企业的 IPO 申请,创下历史单月受理新高,此前纪录为 2022 年 6 月的 92 家。
然而,作为目前三大交易所中受理数量最多的交易所,北交所的上市企业数量和注册企业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
今年以来截至 7 月 27 日(下同),A 股市场合计有 57 家新股上市,其中北交所只有 6 家,与之对比——上证主板 14 家、深市主板 7 家、创业板 22 家、科创板 8 家。
同期,证监会共计核发了 47 家企业的批文,其中创业板批文核发最多,共有 17 家企业获 IPO 批文,其次才是北交所的 10 家。不过,7 月以来,北交所连续获得了三份 IPO 批文,速度较上半年明显提升。
平均排队周期拉长
由于受理企业激增,北交所的 IPO 审核进程明显变慢。
根据易董数据,如果从企业的受理年份来计算,2022 年至 2024 年,北交所 IPO 企业从受理到发行上市所需要的平均历时(简称"排队时间")中位数分别是 218 天、280 天和 306 天,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025 年 IPO 受理企业目前均未完成上市,但如果从已受理到首轮问询这个时间段来看,北交所的审核时间也明显高于其他板块。
2025 年至今,北交所合计受理了 115 家企业的 IPO 申请,其中 91 家已获问询,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 26 天,同期,创业板和深市主板分别只有 15 天,科创板 21 天,沪市主板 24 天。
如果将时间拉得更长,观察 2024 年至今受理的 IPO 企业,样本数量会更加丰富,也更能直观感受到北交所审核速度的放缓。
2024 年至今,北交所合计受理了 181 家企业,这些企业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历时 26 天,从首轮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平均历时 258 天,也显著高于双创板块和主板——创业板此环节平均用时 150 天,科创板和沪市主板均是则是 188 天,深市主板则还没有案例。
具体来看,2024 年北交所受理的企业中,排队时间最短的林泰新材,是一家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其 IPO 之旅可谓一路开挂。
自 2024 年 6 月 28 日被北交所受理以来,林泰新材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2024 年 11 月 1 日)就走到了上市委员会的审议阶段。过会一周后公司提交注册(2024 年 11 月 8 日),2024 年 12 月 18 日即完成上市,总历时 173 天,是 2024 年全市场新增申报 IPO 项目中最快过会、最快实现发行上市的项目。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林泰新材的业绩规模不是非常突出,但业绩增速很快。
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林泰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32 亿元、1.76 亿元、2.07 亿元、1.22 亿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81.34 万元、2299.82 万元、4308.48 万元、2816.22 万元。 其中,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7%,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2024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为 86.99%。
此外,林泰新材原计划拟募集资金 2 亿元,但上会稿中,融资规模下调至 1.16 亿元,缩水近一半。
当然,林泰新材属于较少见的情况,大部分北交所排队时间都在半年以上,目前北交所在审的 183 家企业中,排队时间最长的扬德环能,从 2021 年 12 月 31 日获受理,已等待超过三年半,其他北交所在审企业中,也有多家为 2023 年 6 月申报。
扬德环能是一家成立于 2007 年的分布式能源综合服务商,其报材料次年,2022 年 7 月 22 日,在北交所对扬德环能下发第三轮问询函不久,安徽省巢湖市监察委员会宣布对扬德环能实控人黄朝华进行立案调查,并于同年 7 月 28 日至 9 月 17 日期间对黄朝华采取留置措施。两个月后,安徽省巢湖市监察委员会依法解除对黄朝华的留置措施,宣布对黄朝华的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并依法对黄朝华有关问题做出不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决定后,公司上市计划才得以继续推进。
2023 年 8 月 1 日,扬德环能顺利过会,同年 10 月提交注册,苦等批文至今。
企业质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受理企业大幅增加、审核速度放缓的同时,北交所的从严审核基调也较为突出。2024 年至今,北交所合计有 107 家企业终止 IPO。
2024 年 3 月中旬,证监会在《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交易所应当坚守板块定位,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对申报项目依法作出明确判断"。
2024 年 10 月,北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创新性评价专刊》(简称《专刊》),以落实《意见》相关要求。《专刊》规定,申报在北交所发行上市的,企业报告期内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结合客观依据论证是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创新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增长,提升抗风险能力。并针对审核中关注的业绩驱动因素、下游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案例分享。
从今年北交所公开的 IPO 受理情况来看,新申报项目基本面质地有明显提升。
Wind 数据显示,北交所今年受理且目前正常在审的企业合计 113 家,其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为 7.38 亿元,最近一年归母净利润平均值则为 9506 万元。其中,业绩规模最小的企业是传美讯,其是国内最早从事数码喷印墨水研发及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2024 年归母净利润也有 4010 万元,营业收入则为 2.07 亿元。
最近一年归母净利润过亿的企业合计 36 家,占比为 31.86%。其中业绩规模最大的乔路铭,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33.75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4.17 亿元。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指出,目前,申请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明显抬高,原因有两点,其一,近年来,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的业绩整体表现更好,细分行业龙头、中小型创新企业借道新三板以登陆北交所;其二,券商投行对北交所上市资源的储备更充足,也会从业绩等方面优中择优、安排上市辅导等。
周运南认为,从二级市场投资者角度来看,北交所申报企业质地提升,也标志着北交所将会有更优质投资标的,将更好地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活跃投融资。
盈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